襄阳曲

襄阳二月花艳时,城头高曳五丈旗。
东风一夜动笳鼓,夹城传呼丞相归。
红缨金甲光炤日,霜刀乱挥贼争出。
仓卒谁辨非官军,满城鼎沸嗟何及。
岘山日落黑云重,大堤女儿哭相送。
襄王宫殿野火烧,何人更起猎云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襄阳城在战乱中的悲惨景象,充满动感和画面感,我们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理解:

1. 繁华与战乱的对比 开头用"二月花艳"展现襄阳本应是春光明媚的繁华城市,但突然出现"五丈旗"的战争信号。就像电影镜头突然从鲜花切换到战旗,形成强烈反差。

2. 混乱的战斗场面 "红缨金甲"写官兵装备闪亮,"霜刀乱挥"写战斗激烈,但最震撼的是"贼争出"三个字——敌人竟然伪装成官军混进城,导致全城陷入"满城鼎沸"的混乱。就像现代战争片里特种部队伪装潜入的紧张情节。

3. 百姓的苦难 "大堤女儿哭相送"这个细节特别打动人,让我们看到战火中普通女孩的哭声。而"襄王宫殿野火烧"用历史古迹被焚,象征整个城市文明的毁灭,就像今天看到博物馆被炸的新闻一样令人痛心。

4. 深沉的结尾 最后两句像纪录片的收尾镜头:岘山日落时乌云密布,曾经楚王打猎的云梦泽再无人问津。用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传达出"辉煌永逝"的苍凉感。

全诗就像一部战争短片,有色彩(金甲红缨)、有声音(笳鼓哭声)、有特写(挥刀的女孩)、有全景(燃烧的宫殿),最后定格在乌云笼罩的远山。诗人通过这种立体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战争对美好事物的摧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