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灵岩景区,具体景点是涟漪洞的感受。下面逐句解释和分析诗的意境:
1. 畏心恐灵居,空渺不可际。 -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初见洞穴时的心理。他心中有点害怕,担心会遇到什么灵异之事,感觉四周空旷,难以触及。这种感觉让洞穴显得神秘莫测。
2. 奇石坠惊云,凉坐得少憩。 - 诗人在洞中看到奇异的石头,这些石头仿佛悬挂在半空中,让人感到惊奇。他坐在洞中,感到一阵凉意,得以稍稍休息。这里通过描写石头的悬挂来表现洞穴的幽深和静谧。
3. 何曾落花流,自隔人间世。 - 最后两句诗转入一种超脱的感觉。诗人仿佛看到时间在洞中停滞,落花没有流水,仿佛与人世隔绝。这表现了诗人感受到了洞穴中的宁静与超然,似乎进入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描写涟漪洞的神秘与静谧,展示了洞穴带给诗人的超然感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然境界的向往。
元勋
元勋,字不伐,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自称京兆人(《题白帝庙诗序》)。聿子。自哲宗元祐初从黄庭坚游几二十年。曾知宁国县(明嘉靖《宁国县志》卷三)。高宗绍兴十七年(一一四七),为右朝散大夫知利州,以事贬夔州编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六)。二十五年,诏除名勒停,未几复右朝散大夫(同上书卷一七○)。官终知随州。事见《山谷别集》卷一八《与元不伐书》及注。今录诗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