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左丞巡边

狂戎侵内地,左辖去萧关。走马冲边雪,鸣鞞动塞山。
风收枯草定,月满广沙闲。西绕河兰匝,应多隔岁还。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领奉命巡边的场景,充满边塞的苍凉与军旅的豪情。

前两句点明背景:凶悍的外族入侵中原,李左丞(高级武官)奉命奔赴萧关(边防要塞)。"狂戎"二字凸显敌人的猖狂,"左辖"则体现将领身份的尊贵。

中间四句用动态画面展现行军过程:战马踏碎边关积雪,军鼓声震得雪山回响。这里用"走马冲雪""鸣鞞动山"的夸张手法,把军队的气势写得如在眼前。接着镜头转向边塞夜景:寒风停息后枯草静止,月光洒满辽阔沙地,营造出壮阔而孤寂的战场氛围。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推测:军队沿着黄河、兰州一带巡逻,估计要一年多才能返回。一个"绕"字暗示边防线的漫长,"隔岁还"则透露出戍边将士的艰辛。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两种气质的融合:既有"冲边雪""动塞山"的豪迈力量,又有"枯草定""月满沙"的苍凉诗意。就像用大笔挥洒出战马奔腾的雄姿,又用工笔细描月光下的沙粒,让读者既感受到军人的热血,又体会到边关的孤寂。这种刚柔并济的描写,正是边塞诗独特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