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舟浦

凤殿临瑶水,龙舟锁白云。
楼台疑上汉,箫鼓忆横汾。
池岂昆明凿,波犹太液分。
昔年浮万里,兰桂咏缤纷。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藏舟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龙舟竞渡和欢乐的节日景象。接下来我会逐句分析这首诗,尽量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来解释。

1. “凤殿临瑶水,龙舟锁白云。” 这句描绘了美丽的景色和壮观的建筑。“凤殿”可能是指华丽的宫殿或楼阁,它靠近清澈的水(“瑶水”)。而龙舟被白云环绕,像是在云中漂浮,给人一种朦胧、梦幻的感觉。 2. “楼台疑上汉,箫鼓忆横汾。” 这里的“楼台”指的是岸边的建筑,“上汉”可能意味着高入云霄,给人一种楼台高耸入天的感觉。“箫鼓”是古代的乐器,用来演奏音乐。“横汾”可能是指某个与音乐有关的地方。整句的意思是,看到这样的楼台和听到这样的音乐,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神话世界或欢乐的场景中。 3. “池岂昆明凿,波犹太液分。” “池”指的是湖泊或水池,“昆明”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昆明池。“犹”表示仍然或像……一样。“液”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水面。“波犹太液分”可能是在描述水波荡漾的样子,像液体在流动。整句可以理解为:这个池塘像昆明的湖泊一样美丽,水波荡漾如同液体在流动。 4. “昔年浮万里,兰桂咏缤纷。” “昔年”指的是过去,“浮万里”可能是指龙舟或其他船只漂浮在水面上的壮丽景象。“兰桂”可能是指兰花和桂花,这两种花常常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咏缤纷”表示人们在欣赏这美丽的景象时,用诗歌来赞美这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龙舟、建筑、音乐和水景等元素,展现了一个欢乐、壮观的节日场景。它融合了自然美景和人文活动,展现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

马汝骥

马汝骥(1493-1543)字仲房,绥德人。 生于弘治六年九月十九日,卒于嘉靖二十二年十一月六日,年五十一。正德庚午五年举乡试。正德十二年(1517)举进士,改庶吉士,寻授编修,能诗,号为才子。正德十四年,因谏南巡廷杖,出为泽州知州。正德十六年,世宗即位,还为编修如故。嘉靖二年会试为同考官。嘉靖四年,《武宗实录》成,有篡修功,升修馔。嘉靖五年,母王氏卒,归三年,父烟山公卒。起为南京国子监司业,寻改北监。居数岁,升南京通政司右通政。嘉靖二十年,迁礼部右侍郎,加翰林侍讲学士。嘉靖二十二年,以肺病卒,赠尚书,谥文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