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离家多年的游子思念母亲的心情。全诗用简单真挚的语言,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牵挂和愧疚。
前两句说游子终于能回家报答母亲的恩情,想起母亲院里的萱草(象征母亲)沾满露水,暗示母亲年事已高。接着用数字对比:母亲快八十岁了,本该好好庆祝大寿,但自己却十年都没能回家探望。这里"陟屺"(爬山)比喻回家之路艰难。
五六句写游子掰着手指算日子,恨不得有缩地术立刻回家,之前只能靠寄信("寄鲤"用鱼传书的典故)问候母亲多吃点饭。最后两句最动人:母亲想儿子想得厉害,儿子梦里总看见母亲倚着门框等自己回家。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萱草、倚门等常见意象,把抽象思念变得具体可感 2. 数字对比(八旬/十载)突出时间流逝的残酷 3. "飞梦"二字既写母亲梦境,又暗含儿子归心似箭 4. 通篇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普通人和母亲拉家常,反而更显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