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崙关二十韵
仄足昆崙上,岿然虎豹雄。
峰凌万石出,关辟两峰通。
先旭蒸霞紫,迟昏阁霭红。
地高南逼斗,山远北连空。
绝壁含槎古,飞岩拂草丰。
泉声千尺底,树色百盘中。
岭并惊鸢站,林皆挂狖丛。
萦纡回鸟道,劖凿启鸿濛。
峻阪防旋马,渟洼忽起虹。
未能寻隐穴,徒诧秘仙宫。
越骆标重险,交邕挹下风。
苍梧虞帝辙,铜柱汉家功。
瓴建无前敌,梯悬失仰攻。
威仪深组练,气象表罴熊。
残垒传侬寇,潜师忆狄公。
时平谈往事,世久罢屯戎。
商旅宵无警,樵苏岁有终。
海夷从入篚,巢鸟不伤弓。
裔徼藩垣壮,中华界限崇。
圣明要服化,吾愧播文同。
峰凌万石出,关辟两峰通。
先旭蒸霞紫,迟昏阁霭红。
地高南逼斗,山远北连空。
绝壁含槎古,飞岩拂草丰。
泉声千尺底,树色百盘中。
岭并惊鸢站,林皆挂狖丛。
萦纡回鸟道,劖凿启鸿濛。
峻阪防旋马,渟洼忽起虹。
未能寻隐穴,徒诧秘仙宫。
越骆标重险,交邕挹下风。
苍梧虞帝辙,铜柱汉家功。
瓴建无前敌,梯悬失仰攻。
威仪深组练,气象表罴熊。
残垒传侬寇,潜师忆狄公。
时平谈往事,世久罢屯戎。
商旅宵无警,樵苏岁有终。
海夷从入篚,巢鸟不伤弓。
裔徼藩垣壮,中华界限崇。
圣明要服化,吾愧播文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昆仑关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底蕴,用生动的画面和典故展现了这座雄关的魅力。
开篇用"虎豹雄"形容昆仑关的险要气势,像猛兽盘踞。接着用"峰凌万石""关辟两峰"展现山势陡峭、关口险峻。朝霞晚霭的描写让景色有了时间流动感,紫红变幻的色彩更添瑰丽。
诗中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地高"与"山远"、"泉声"与"树色",一高一低,一静一动,构成立体画卷。用"惊鸢站""挂狖丛"这样生动的细节,让险峻的山林充满野趣。
历史典故的运用是亮点:"虞帝辙""汉家功"带出上古传说和汉代功绩;"侬寇""狄公"暗指当地历史战事。这些典故不显晦涩,反而为雄关增添了沧桑感。
最后转向现实,描写商旅往来的太平景象,通过"巢鸟不伤弓"等意象,含蓄赞美当朝治世的安定。结尾"圣明要服化"点明主旨,表达对文明教化的推崇。
全诗就像一部风光纪录片:先给雄关来个气势磅礴的全景镜头,然后拉近展现奇峰怪石、飞泉古木的特写,再穿插历史闪回,最后回到和平安定的现代场景。诗人用文字带着读者既赏景又读史,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双重震撼。
谢少南
谢少南(1491-1560),男,明朝上元(江苏南京)人,字应午,一字与槐,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河南布政司参政,以文才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