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

岁尽方看老却身,更将幽思早惊春。
东郊节候林端见,南国山川镜里新。
宴赏移时淹醉客,笙歌满路起游尘。
亦随景物消愁寂,愿得春风长与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冬去春来时诗人复杂的心境变化,充满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新春活力的向往。

开头两句"岁尽方看老却身,更将幽思早惊春"直白地道出年终时突然察觉自己老去的惆怅,但早春的气息又唤醒了内心深处的思绪。这种矛盾心理很多人都有共鸣——既感伤时光飞逝,又被新生希望触动。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春天景象:树林枝头显露出季节变化,南方山水在阳光下像镜中新画面般清亮。人们延长宴饮时间沉醉其中,路上歌舞飞扬尘土都带着欢快。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看到春天如何唤醒自然和人群的活力。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诗人想借春光驱散寂寞愁绪,并许下朴素心愿——希望美好春光能常伴人间。这里"春风"不仅是自然现象,更象征着生命中的温暖与希望。

全诗巧妙融合了个人年龄焦虑与对春天的欣喜,最终落脚在对美好事物的永恒期盼上。语言平实但情感真挚,就像普通人面对季节更替时既会叹息年华老去,又会被万物复苏的力量治愈。

皇甫濂

(1508—1564)明苏州长洲人,字子约,号理山。皇甫录第四子。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初授工部都水主事,母丧除,起故官,谪河南布政司理问,终兴化同知。好学工诗。有《逸民传》、《水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