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月 题绘秋图
秋之为气,有千变万化,人怎描得。
不道寥寥数笔里,竟把精神传出。
冷月无声,寒烟有影,摄起秋魂魄。
此中清景,算来只我能识。
楼上一带湘帘,湘帘不卷,楼下湘波白。
不尽寒流去渺渺,倒浸银河无色。
桐树中间,芭蕉侧畔,添座湖山石。
绿窗休闭,待侬一梦飞入。
不道寥寥数笔里,竟把精神传出。
冷月无声,寒烟有影,摄起秋魂魄。
此中清景,算来只我能识。
楼上一带湘帘,湘帘不卷,楼下湘波白。
不尽寒流去渺渺,倒浸银河无色。
桐树中间,芭蕉侧畔,添座湖山石。
绿窗休闭,待侬一梦飞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秋日独特的美感和意境。
上片开头就点出秋天千变万化的气质难以描摹,但画家却用寥寥几笔就抓住了秋天的神韵。"冷月无声,寒烟有影"这两句特别精彩,用"无声"和"有影"的对比,营造出秋夜静谧朦胧的氛围,仿佛真的把秋天的魂魄都画出来了。词人自豪地说,画中这份清雅的意境,只有自己能真正领会。
下片把视线转向画中的具体景物:楼上垂着湘妃竹帘,楼下湘江泛着白光。寒凉的江水向远方流去,倒映着银河却显得黯淡无光。梧桐树和芭蕉旁特意添置了一块湖山石,最后词人俏皮地说:别关绿窗,让我在梦中飞进这幅画里吧!
全词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 1. 用"冷月"、"寒烟"等意象精准捕捉秋意 2. "摄起秋魂魄"的夸张说法,凸显画作传神 3. 结尾突发奇想,要把自己融入画中,展现了对这幅画的极度喜爱 4. 语言清新自然,既有文人雅趣,又不失生活气息
这首词就像带着读者一起欣赏一幅秋景图,既能感受到画作的精妙,又能体会到词人赏画时的愉悦心情,读来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