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易水

徒欲刺秦皇,燕丹未必强。
况兹谋一劫,何怪国全亡。
壮士才原弱,短歌音自长。
停车易水渡,寒浪咽朝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借荆轲刺秦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

前两句直接点出荆轲刺杀秦始皇的动机,但作者认为燕太子丹(荆轲的主使者)本身能力不足,谋划不够周全。接着指出,这样一场仓促的刺杀行动,不仅难以成功,反而加速了燕国的灭亡。

五六句评价荆轲:他虽然勇气可嘉,但才能有限;而他在易水边唱的悲壮短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却流传千古,成为永恒的绝唱。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现场感受:当他停车在易水边,看着寒浪翻滚,朝阳黯淡,仿佛还能听到当年那悲怆的歌声,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叹息。

全诗的核心思想是:匹夫之勇难以改变历史大势,真正的英雄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和远见。诗人通过易水这个历史现场,把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英雄的感叹融为一体,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悲凉而深沉的意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