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雍台》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楼台景象,充满苍凉壮阔的意境。
前两句"雍台十二楼,楼楼郁相望"用夸张的手法,描绘雍台高耸入云、层层叠叠的壮观景象。"十二楼"并非实数,而是形容楼台极高,仿佛直达天际。后两句"陇西飞狐口,白日尽无光"则通过强烈的对比,展现楼台之高——站在陇西的飞狐关口(西北著名险要之地)远眺,连太阳都被雍台遮挡得失去了光芒。
全诗最精彩之处在于: 1. 用"楼楼相望"的动态感,让静止的建筑活了起来 2. "白日无光"的夸张描写,既突显楼台之高,又暗含某种不祥的预感 3. 短短20字就构建出令人震撼的视觉画面,展现诗人高超的浓缩表达能力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最简练的文字,创造出最宏大的想象空间。读者仿佛能看到那座遮天蔽日的楼台,感受到它带来的压迫感,体会到人在宏伟建筑前的渺小。这种以小见大、虚实相生的手法,正是古典诗歌的精髓所在。
吴均
吴均(469年—520年) ,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