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广信寺

亭北敞灵溪,林梢与槛齐。野云来影远,沙鸟去行低。
晚渡明村火,晴山响郡鼙。思乡值摇落,赖不有猿啼。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意象,传递出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

首联“亭北敞灵溪,林梢与槛齐”勾勒出寺庙周围的环境:亭子北面是一条清澈的溪流,树林的顶端与栏杆齐平。这两句以简洁的笔触,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平和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颔联“野云来影远,沙鸟去行低”进一步丰富了画面:野外的云朵飘来,投下长长的影子;沙滩上的鸟儿低飞而去。诗人通过“远”和“低”这两个字,巧妙地捕捉了自然景物的动态,给人一种悠远而静谧的感觉。

颈联“晚渡明村火,晴山响郡鼙”将视线转向更远的场景:傍晚的渡口闪烁着村落的灯火,晴朗的山间传来郡城的鼓声。这里,“明”和“响”二字让画面有了声音和光亮,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远方的关注。

尾联“思乡值摇落,赖不有猿啼”点明了主题:在这草木凋零的季节,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幸好没有猿猴的啼叫声来加重这份愁绪。诗人以“摇落”象征内心的孤寂,而“赖不有猿啼”则是一种自我安慰,显得含蓄而深沉。

整首诗以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层层递进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

张乔

(生卒年不详),今安徽贵池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其诗多写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诗清雅巧思,风格也似贾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