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与友人(毛女)同游山野的闲适场景,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趣味。
前两句"药苗不满笥,又更上危颠"说的是采药的小篮子还没装满,两人又兴致勃勃地往更高更险的山峰爬去。这里通过"不满笥"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了游玩时的随性——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享受过程。
后两句"回指归去路,相将入翠烟"写得特别美:回头指看来时的路,两人相伴走入青翠的山雾中。"翠烟"二字用得巧妙,既写实(山间雾气),又营造出朦胧的诗意,让普通的归途变得如梦如幻。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朋友同游的默契与快乐:采药不着急赶进度,爬山不畏惧险峻,归途不觉得疲惫。诗人用简单的登山采药小事,传递出与知己共度的时光总是轻松愉悦的生活哲理。现代人读来,也能感受到那种放下功利心、纯粹享受自然与友情的闲适之乐。
陈抟
陈抟(拼音tuán)(871年—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养生家,尊奉黄老之学。后唐清泰二年(935年),隐居武当山九石岩。著有《胎息诀》、《指玄篇》等专著。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游峨眉山讲学,号“峨眉真人”。著有《观空篇》等。并拜麻衣道者为师,从事《易》学研究,著有《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太极图》和《先天方圆图》等,现流传的著作托名者居多。北宋端拱初年(988年),仙逝于华山张超谷,享年1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