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 其四 边角

片角吹残夜,雄关铁锁开。
古城连堞响,奔马踏霜回。
玉塞降羌泪,天山旅雁哀。
何人闻此曲,不上望乡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夜晚的苍凉画面,通过声音和景象传递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前两句写深夜的号角声打破了寂静,边关的铁门缓缓打开,暗示军队有紧急行动。"古城连堞响"是说城墙上的脚步声此起彼伏,"奔马踏霜回"描写战马在寒霜中疾驰而归的动态场景,短短十个字就让人仿佛听到马蹄声、看到霜花飞溅。

后四句转向抒情。玉门关外投降的羌人在流泪,天山脚下南飞的大雁在哀鸣,这两种声音与开头的号角声交织,构成边塞特有的悲凉交响曲。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听到这样凄凉的曲调,哪个戍边将士能忍住不登上望乡台眺望家乡呢?诗人没有直接说思念,却用"望乡台"这个意象,让读者感受到将士们压在心底的乡愁。

全诗就像一部有声的边塞纪录片,既有号角马蹄的实景录音,又有雁鸣羌泣的配乐,最后定格在将士们登高望乡的剪影上,把战地的肃杀与人的柔情完美融合在一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