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晚春寄友(三十年五月十六日)

近施南、橘华香秀,飞来紫燕将晚。
故家长笛疏花际,吹梦琅玕千管。
归未缓。
听细雨辞春,已是萦红满。
词心倩绾。
动两岸红旌,明卮浅劝,真去碧天远。
还慰我,水盼兰情都浣。
隔春惊泪犹泫。
相逢苦卖明珠地,修竹罗衣自检。
曾不减。
依旧在、游鞭坠外芳尘溅。
斜阳冉冉。
度淡远天风,蔷薇四月,花气众山展。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晚春时节,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全词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暮春景色,同时融入深沉的情感。

上片(前半部分)从眼前春景写起:施南(可能是地名)的橘花正香,紫燕归来,暗示春天即将结束。诗人回忆故乡,在疏落的花丛中仿佛听到笛声,这笛声像千根玉管在吹奏思乡的梦。春雨中送别春天,落红满地,诗人想用诗词留住这春色。酒席上红旗招展,酒杯浅斟,但友人已远在天边。

下片(后半部分)转为抒情:清澈的眼波和兰草般的情谊都已被洗去(指时光流逝),但想起春天分别时的泪水仍会涌出。诗人和友人曾在繁华之地相逢,如今只能独自整理衣衫。时光飞逝如马鞭坠落扬起尘土,夕阳缓缓西沉。四月的山野间,蔷薇盛开,清淡的香气随山风飘散,就像诗人绵长的思念。

全词特色在于: 1. 用"橘华香秀""蔷薇四月"等鲜活的春日意象,营造出既美丽又带离愁的氛围 2. 通过"吹梦""惊泪"等虚实结合的写法,把思念之情具象化 3. 结尾"花气众山展"的开放式画面,让余韵随着山风自然流淌 4. 善用色彩词(紫燕、红旌)和动态描写(细雨辞春、游鞭坠外),使画面生动

本质上,这是首用春天尾巴的景物,来包装深厚友情的思念之诗。诗人没有直接说"我想你",而是让飘落的春花、远去的燕子、弥漫的花香替他说话,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让情感更显真挚绵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