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乐 小石
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
叹事逐孤鸿尽去,身与塘蒲共晚,争知向此,征途迢递,伫立尘沙。
追念朱颜翠发,曾到处、故地使人嗟。
道连三楚,天低四野,乔木依前,临路敧斜。
重慕想,东陵晦迹,彭泽归来,左右琴书自乐,松菊相依,何况风流鬓未华。
多谢故人,亲驰郑驿,时倒融尊,劝此淹留,共过芳时,翻令倦客思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又流露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
上片:旅途中的春景与孤独
* 开头几句描绘了初春的景象:嫩柳在晴空下舒展,溪水因为雨停而安静流淌,原野辽阔,但春天似乎还迟迟未到。这里用“稚柳”“故溪”等词语,给人一种亲切感,仿佛这些景物都是老朋友。 * 接下来,作者写自己穿着驼毛衣服,依然感到寒冷,初升的太阳也被薄云遮挡。这些描写暗示了作者内心的阴郁和孤独。 * “叹事逐孤鸿尽去”一句,将作者的感慨推向高潮。他感叹往事如孤鸿般远去,自己像塘边的蒲草一样日渐衰老。在漫长的旅途中,他独自伫立在尘土飞扬的沙地上,追忆往昔的青春年华,不禁唏嘘不已。
下片: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感激
* “道连三楚”几句,写作者眼前的景象:道路连接着广阔的楚地,天空低垂,四野苍茫,高大的树木依然像从前一样矗立在路边,有的倾斜,有的笔直。这些景物勾起了作者的回忆和感慨。 * “重慕想”几句,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羡慕东陵侯邵平隐居种瓜,陶渊明辞官归隐,过着弹琴、读书、与松菊为伴的悠闲生活。尤其是“何况风流鬓未华”一句,更是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华老去,却未能实现理想的遗憾。 * 最后几句,作者感谢老朋友的热情款待。他们亲自到驿站迎接,频频举杯劝酒,希望他能多留些时日,一起共度美好时光。然而,朋友的盛情反而勾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让他更加感到疲倦和孤独。
总结:
这首词的艺术魅力在于:
* 情景交融: 作者将眼前的景物与内心的感受紧密结合,用景物来烘托情感,用情感来赋予景物以生命。 * 对比手法: 青春与衰老、理想与现实、旅途的孤独与友情的温暖,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 语言优美: 用词精准,形象生动,如“稚柳苏晴”“轻阴抵死须遮”等,都极具画面感。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乡和亲友的思念。它告诉我们,人生充满了无奈和遗憾,但也要珍惜眼前的友情和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