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鱼
忆从辞京都,樊笼滞城市。
偶与海人期,遵彼清江址。
凫鹭寂不惊,鲂鳞逐波起。
泳陶何离蓰,溉鬵亦徒尔。
虽鲜桐庐贤,因證蒙庄理。
美人眷日夕,茫茫隔江水。
尘襟渺然涤,纶巾醉应滓。
人生贵所适,何必溱与洧。
迟回荡轻舟,五湖从此始(以上明张邦翼《岭南文献》卷二六)。
偶与海人期,遵彼清江址。
凫鹭寂不惊,鲂鳞逐波起。
泳陶何离蓰,溉鬵亦徒尔。
虽鲜桐庐贤,因證蒙庄理。
美人眷日夕,茫茫隔江水。
尘襟渺然涤,纶巾醉应滓。
人生贵所适,何必溱与洧。
迟回荡轻舟,五湖从此始(以上明张邦翼《岭南文献》卷二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观鱼》描绘了诗人逃离城市喧嚣、在自然中寻找心灵自由的过程,语言平实却充满哲理。
开篇诗人回忆自己离开京都(繁华都市),厌倦了像笼中鸟般的城市生活。偶然与渔民相约,沿着清澈的江边漫步。这里用"凫鹭不惊""鲂鳞逐波"两个生动的画面:野鸭白鹭悠闲自在,鱼儿随波跳跃,展现大自然的和谐生机。
接着诗人产生思考:看到鱼儿自由嬉戏,自己煮鱼的锅灶都显得多余。虽然这里没有严子陵(桐庐贤士)那样的隐士高人,但眼前的景象已让他领悟庄子"鱼之乐"的哲理——万物各有其自在的生命状态。
后半段情感升华:望着夕阳下隔江的美人(可能象征理想),诗人感觉世俗烦恼被洗净,醉意中头巾沾湿也不在意。最后点明主旨:人生贵在活得适意,不必刻意追求溱洧(古代著名游赏地)那样的名胜。轻舟摇摆间,他仿佛找到了范蠡泛舟五湖般的归隐心境。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观鱼小事引出大道理,展现"小中见大"的智慧 2. 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悟无缝衔接,鱼儿的自由暗喻诗人对解脱的向往 3. 结尾"五湖从此始"用典巧妙,把一次出游升华为人生转折的象征
诗人通过这次江边漫步,完成了从都市困顿到心灵自由的转变,传递出"心安处处是归途"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