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萱戏婴图

犀颅玉颊宁馨子,雾鬓云鬟窈窕娘。
三十年前大门日,忆观群戏碧方床。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童趣画面,通过对比和回忆展现时光流逝的感慨。

前两句用"犀牛般的圆脑袋、白玉似的小脸"形容活泼可爱的孩子,用"如云如雾的蓬松发髻"描绘温柔美丽的女子,形成一动一静的生动对比。这两个形象可能是画作《张萱戏婴图》中的主角,孩子天真烂漫,女子温婉可人。

后两句突然跳转到三十年前的记忆,诗人想起当年在大门口看到一群孩子在碧绿的方榻上嬉戏打闹的热闹场景。"碧方床"这个意象既可能是实指庭院中的石榻,也暗喻着童年就像一块纯净的绿色画布。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表面在描写一幅婴戏图,实则通过画作勾起对往事的回忆。三十年前亲眼所见的鲜活场景,如今凝固成画卷,让人感受到时光的魔力——那些曾经真实的欢笑,最终都变成了纸上的图像。这种"画中画"、"忆中忆"的嵌套结构,让短短四句诗产生了多重时空的交叠,既有对童真童趣的欣赏,也暗含对光阴易逝的淡淡怅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