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
林禽唤我作春游。
烟景逼南州。
蓝舆卸处幽吟好,寻僧话、又引閒愁。
无事衔杯,有山埋骨,此外总悠悠。
消沉白了少年头。
青镜惜风流。
江山胜处余归也,等几度、白玉成楼。
悟彻孤花,彫残心字,春总不如秋。
烟景逼南州。
蓝舆卸处幽吟好,寻僧话、又引閒愁。
无事衔杯,有山埋骨,此外总悠悠。
消沉白了少年头。
青镜惜风流。
江山胜处余归也,等几度、白玉成楼。
悟彻孤花,彫残心字,春总不如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春天出游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又暗含人生感慨。全词用现代语言解读就是:
上片写春游的起因和过程。开头说"林中的鸟儿叫我春游"很生动,南方的春天烟雾朦胧很美。坐着轿子到幽静处吟诗,找僧人聊天本该很惬意,却莫名引出愁绪。接着用"喝酒""埋骨青山"这种洒脱的说法,表达"除了这些其他事都无所谓"的豁达,其实藏着对现实的无奈。
下片转向人生感慨。先说岁月流逝让人白头,对镜自照惋惜青春。虽然准备归隐山水胜地,但"等几度高楼建起"暗示这种归隐心愿迟迟未能实现。最后三句最精彩:看透孤独如花终会凋零,心中的热情(心字)也慢慢消磨,得出"春天终究不如秋天"的反常结论——这里的秋天象征人生沉淀后的通透,比充满欲望的春天更值得珍惜。
全词妙在表面写春游,实则通过"闲愁""白头""凋残"等词悄悄转向人生思考。最后用"春不如秋"的反常比喻,把中年人看透世事的复杂心境写得既含蓄又深刻,是这首词最打动人心的部分。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