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堂为张以道题

上士与下士,多闻或寡闻。
子诚能尚友,我亦叹离群。
磨琢功当进,金兰志不分。
孝标何所见,但广绝交文。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探讨了人际关系中的交友之道,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不同层次的社交状态。

前四句通过对比展开:上等士人和普通士人、见识广博和孤陋寡闻的人形成鲜明对照。诗人说如果你(张以道)真能结交高尚的朋友,那我反而要感叹自己离群索居了——这里藏着微妙心理:既赞赏对方交友能力,又暗含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五六句用两个比喻讲交友真谛:像打磨玉石需要时间,交友也需要耐心经营;"金兰"指坚固的友情,说真正的志同道合者永远不会背弃彼此。这两个日常比喻让道理变得生动。

最后两句突然转向历史人物(南朝刘孝标),说他只懂得写《绝交论》这种消极文章,暗示诗人不认同这种决绝的交友观。这种突然"点名批评"的写法,反而强化了诗人主张积极交友的态度。

全诗像朋友间的谈心,没有说教味。用打磨玉石、金属花草等常见物作比,把"如何交友"这个大命题说得接地气。特别是最后借古讽今的转折,让人在会心一笑中领悟到:与其害怕受伤而拒绝交友,不如用心经营真挚的情谊。

沈继祖

[明]字公绳,后以字行,更字宜孙,万历(一五七三-一六二o)时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作山水,溪山宛转,林木森郁,尝为蔡亏父写诘摩诗意图。写闺阁中人,亦有态。《画史会要、明画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