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行 其八

开壁左贤败,夹战楼兰溃。
献捷上明光,扬鞭歌《入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胜仗,充满战场豪情和英雄气概。

前两句"开壁左贤败,夹战楼兰溃"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快速展现战斗过程:我军冲破敌军壁垒,打得匈奴左贤王部队溃败;在夹击战术下,楼兰敌军也土崩瓦解。两个动词"败"和"溃"干净利落,凸显我军势如破竹的战斗力。

后两句"献捷上明光,扬鞭歌《入塞》"转到凯旋场景:将士们带着捷报来到皇宫(明光代指宫殿),扬鞭策马高唱军歌《入塞》。这里没有直接写庆功宴,但通过"扬鞭"的动作和嘹亮军歌,让人感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军人豪迈。

全诗就像一部微缩战争片:前段是激烈的战斗场面,后段是欢快的凯旋镜头。诗人用最精炼的文字(全诗仅20字)就完成了时空转换,既展现战场英姿,又传递胜利豪情。最妙的是通篇没用任何形容词,全靠动词和名词本身的力度来传递气势,这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写法,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