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

忽忽乎余未知生之为乐也,愿脱去而无因。
安得长翮大翼如云生我身,乘风振奋出六合。
绝浮尘,死生哀乐两相弃,是非得失付闲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超脱的强烈渴望。诗人用直白的语言描绘了内心的苦闷和幻想中的解脱。

开篇"忽忽乎余未知生之为乐也"直接道出诗人觉得人生毫无乐趣可言,这种迷茫感很多人都有过体验。紧接着"愿脱去而无因"更是说出了现代人常有的无力感——明明想逃离现状,却找不到突破口。

随后诗人展开浪漫想象:他渴望长出云朵般巨大的翅膀,乘着风飞出天地之外,彻底摆脱尘世烦恼。这种幻想就像现代人压力大时总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样,是内心对自由的向往。

最后两句最为深刻,诗人想抛弃的不仅是现实困境,更是要超越世俗的价值判断。他要把生死、哀乐、是非、得失这些困扰常人的问题统统放下,让那些爱议论的闲人去操心吧。这种态度既有无奈,也带着几分洒脱。

全诗的魅力在于它用奇幻的想象包裹着真实的生命体验,把现代人共有的焦虑和渴望表达得既生动又深刻。读来让人在产生共鸣的同时,也能获得一种精神上的释放。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