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小桃红 新柳
柔条不奈晓风流,乱织新丝绿。瘦倚春寒灞陵路,影扶疏,梨花未肯飘香玉。
黄金半吐,翠烟微妒,相伴月儿孤。碧桃
华不喜污天真,玉瘦东风困。汉阙佳人足风韵,唾成痕,翠裙剪剪琼肌嫩。
高情厌春,玉容含恨,不赚武陵人。
黄金半吐,翠烟微妒,相伴月儿孤。碧桃
华不喜污天真,玉瘦东风困。汉阙佳人足风韵,唾成痕,翠裙剪剪琼肌嫩。
高情厌春,玉容含恨,不赚武陵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曲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新柳和碧桃的两种姿态,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它们独特的"性格"。
上半段写新柳: 开篇就说柔软的柳条经不住清晨的风,像胡乱编织的绿丝线。这里把柳条比作笨手笨脚的新手织工,很可爱。接着描写瘦弱的柳树站在寒冷的灞陵路边(灞陵是古人送别的地方),影子稀疏,连旁边的梨花都不愿把香气分给它。但柳树含着金色嫩芽,在翠色烟雾中微微吃醋(拟人化写法),最后只能孤独地陪着月亮。这里用"微妒"、"孤"等词,把柳树写得像个有点小脾气的孤独美人。
下半段写碧桃: 说碧桃花天生爱干净,讨厌被玷污,在春风中显得娇弱无力。把它比作汉代皇宫里的美人,连唾沫痕迹都像珍贵的玉痕(夸张写法)。穿着翠绿裙子,肌肤像琼玉般娇嫩。但这个"高冷美人"其实讨厌春天,脸上带着愁容,生怕被武陵的渔夫发现(暗用桃花源记典故,表示不愿被打扰)。
全篇妙在: 1. 把植物当人来写,柳树会"吃醋",碧桃会"摆臭脸",特别生动 2. 用对比手法:柳树是寒酸孤独的,碧桃是高冷傲娇的 3. 暗藏典故却不晦涩,比如"灞陵"让人想到离别,"武陵人"让人想到世外桃源 4. 画面感极强,像看两幅工笔画,一幅是"风中凌乱的绿丝线",一幅是"嫌弃脸的美人花"
本质上是在借花木写两种不同的孤芳自赏:新柳是不得不孤独,碧桃是主动选择孤独,都是文人对自己处境的婉转表达。
李致远
李致远[元](1261-约1325)字致远。工曲,今仅存还牢末剧一种,散曲散存太平乐府等选本中。何梦华抄本《太平乐府》注云“江右(今江西)”至元中,客居溧阳(今属江苏)。存小令26首,套数4篇及杂剧《还牢末》。仇远相交甚密。据仇远写给李致远的《和李志远君深秀才》诗中说他“有才未遇政绩损”“亦固穷忘怨尤”“一瓢陋巷誓不出,孤云野鹤心自由”,可以看出他仕途不顺,一生郁郁不得志,但性格孤傲清高。《太和正音谱》列其为曲坛名家,评其曲曰:“如玉匣昆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