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动荡和百姓苦难,同时讽刺了权贵们的享乐生活。
前四句写国家危机:战报像惊飞的鸟一样紧急传来("胡海惊飞檄"),朝廷在讨论防御策略("议徙薪")。将军们在研究战马("图騕袅"),空置的楼阁却等着传说中的祥兽("待麒麟"),暗示统治者不切实际的幻想。
后四句写民生疾苦:征兵令传到远方("征兵远"),伤兵和粮草运输频繁("转饷频")。最讽刺的是最后两句:就在百姓为战事发愁时("共愁车马地"),权贵们却在平津地区歌舞升平("歌管自平津")。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一面展现战争带来的苦难,一面揭露统治者的麻木不仁。语言通俗却意味深长,就像在说:"前线吃紧,后方紧吃",这种强烈的反差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愤怒和无奈。
吴国伦
(1524—1593)明湖广兴国人,字明卿,号川楼、南岳山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中书舍人擢兵科给事中。以赠杨继盛丧礼忤严嵩,谪南康推官,调归德,旋弃官去。嵩败,再起,官至河南左参政,大计罢归。才气横放,好客轻财,工诗,与李攀龙等号“后七子”。归田后声名更盛。有《甔甀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