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红莲池畔

红莲池畔,不让游山景。闹里却无心,身似藕出泥花静。壶天妙趣,别有四时春,真应物,宝光明,今古谁人省。真行道德,显化邪归正。口应更声随,只是要、寸灵无病。贪争意尽,道眼自然开,来世外,混京华,积行常平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修行者在繁华世界中保持内心清净的境界,用红莲作比喻传递了深刻的哲理。

上阕以"红莲池畔"开篇,用出淤泥而不染的红莲比喻修行者。莲花虽然生长在热闹的池塘边,却不受外界干扰,就像修行者身处红尘却能保持内心宁静。"壶天妙趣"四句说修行者体会到了超脱时空的永恒春天,这种境界古今少有人能真正领悟。

下阕讲修行之道。真正的道德修行能让邪恶归于正道,修行者要像钟声一样言行一致,保持心灵纯净无病。当人放下贪欲和争斗,就能看清真理。最后几句说修行者既能超脱世俗,又能融入繁华都市,始终以平等心待人处事。

全词通过红莲、钟声等意象,展现了"身在红尘心不染"的修行境界。作者告诉我们:真正的修行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在纷扰中保持本心;不是故作清高,而是以平常心对待一切。这种既出世又入世的生活智慧,对现代人如何在忙碌中保持内心平静很有启发。

刘处玄

刘处玄,为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随山派创派者,字通妙,号长生子,莱州(今山东省莱州市)武官庄人,生于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七月十二日。侍母至孝,夙愿修道,因母在不敢违,清静固守。金大定九年(1169年),其母去世后,遂拜王重阳为师入道,为全真道北七真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