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上元酺宴应诏
甲乙遇灾年,周隋送上弦。妖星六丈出,沴气七重悬。
赤县空无主,苍生欲问天。龟龙开宝命,云火昭灵庆。
万物睹真人,千秋逢圣政。祖宗玄泽远,文武休光盛。
大号域中平,皇威天下惊。参辰昭文物,宇宙浃声名。
汉后三章令,周王五伐兵。匈奴穷地角,本自远正朔。
骄子起天街,由来亏礼乐。一衣扫风雨,再战夷屯剥。
清明日月旦,萧索烟云涣。寒暑既平分,阴阳复贞观。
惟神谐妙物,乃圣符幽赞。下武发祯祥,平阶属会昌。
金泥封日观,璧水匝明堂。业盛勋华德,兴包天地皇。
孝思义罔极,易礼光前式。天焕三辰辉,灵书五云色。
敬时穷发敛,卜代盈千亿。五纬聚华轩,重光入望园。
公卿论至道,天子拜昌言。雷解初开出,星空即便元。
瑶台凉景荐,银阙秋阴遍。百戏骋鱼龙,千门壮宫殿。
深仁洽蛮徼,恺乐周寰县。宣室召群臣,明庭礼百神。
仰德还符日,沾恩更似春。襄城非牧竖,楚国有巴人。
赤县空无主,苍生欲问天。龟龙开宝命,云火昭灵庆。
万物睹真人,千秋逢圣政。祖宗玄泽远,文武休光盛。
大号域中平,皇威天下惊。参辰昭文物,宇宙浃声名。
汉后三章令,周王五伐兵。匈奴穷地角,本自远正朔。
骄子起天街,由来亏礼乐。一衣扫风雨,再战夷屯剥。
清明日月旦,萧索烟云涣。寒暑既平分,阴阳复贞观。
惟神谐妙物,乃圣符幽赞。下武发祯祥,平阶属会昌。
金泥封日观,璧水匝明堂。业盛勋华德,兴包天地皇。
孝思义罔极,易礼光前式。天焕三辰辉,灵书五云色。
敬时穷发敛,卜代盈千亿。五纬聚华轩,重光入望园。
公卿论至道,天子拜昌言。雷解初开出,星空即便元。
瑶台凉景荐,银阙秋阴遍。百戏骋鱼龙,千门壮宫殿。
深仁洽蛮徼,恺乐周寰县。宣室召群臣,明庭礼百神。
仰德还符日,沾恩更似春。襄城非牧竖,楚国有巴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唐代杨炯奉皇帝命令写的宴会应制诗,用华丽铺陈的笔法歌颂了太平盛世。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盛世气象的描绘 开篇用"甲乙灾年"的典故(古代以天干纪年,这里暗指前朝乱世),对比现在"云火昭灵庆"的祥瑞景象。诗中用"万物睹真人""千秋逢圣政"等句子,把皇帝比作真命天子,夸赞当今是千年难遇的治世。描写皇宫宴会时,"百戏骋鱼龙,千门壮宫殿"生动展现了鱼龙杂耍的热闹场面和宫殿的宏伟气象。
二、治国功绩的赞颂 中间部分用历史典故彰显武功文治:提到汉高祖"约法三章"的仁政,周武王"五伐诸侯"的武功。用"匈奴穷地角"形容边疆安定,用"一衣扫风雨"比喻平定叛乱。特别强调"孝思""礼乐"这些儒家治国理念,比如"易礼光前式"是说完善礼制,"敬时穷发敛"体现体恤民情。
三、天人感应的祥瑞 诗人用大量天文现象来烘托盛世:"参辰昭文物"(星辰排列有序)、"五纬聚华轩"(五大行星汇聚)。"龟龙""灵书"这些神话意象,把自然祥瑞与政治清明联系起来,暗示皇帝德行感动上天。结尾"瑶台""银阙"的仙宫比喻,将人间宴会升华到仙境高度。
全诗就像一部盛唐的IMAX大片:既有"千门宫殿"的壮观实景,又有"龟龙祥云"的特效镜头;既记录"百戏鱼龙"的欢乐现场,又穿插"匈奴臣服"的历史闪回。虽然是为皇帝歌功颂德的应制诗,但那种开阔雄浑的气象,真实反映了唐代鼎盛时期的自信风貌。
杨炯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