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描述夜晚听到贾常州和崔湖州在茶山境会亭欢宴情景的诗词。接下来,我将逐句分析并尽量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来解释。

首句“遥闻境会茶山夜”,诗人远离欢宴现场,却遥远处听闻那欢聚的场景,像是在夜晚的茶山之中有一个盛大的聚会。

第二句“珠翠歌钟俱绕身”,诗人用“珠翠”形容参与者的华丽装饰,“歌钟”则代表了音乐的欢快,仿佛那华丽与热闹都围绕在身边。

第三句“盘下中分两州界”,描述了茶山的地理位置,欢宴的场所恰好在两个州的交界,人们跨越州界来共享这个快乐的时刻。

第四句“灯前各作一家春”,在灯光下,大家欢声笑语如同一家人一样共度这美好的时光。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们跨越界限、共享欢乐的美好愿景。

第五句“青娥递舞应争妙”,“青娥”指的是舞女,她们优美的舞姿相互辉映,一定非常美妙。诗人想象着舞女们跳舞的情景,一定非常动人。

第六句“紫笋齐尝各斗新”,诗人提到“紫笋”,也就是茶的新芽,大家欢聚一堂,品尝着新鲜的茶,仿佛在这种情境中,连茶的味道都变得更加新鲜和特别。

末句“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诗人自叹自己在这个欢乐的时刻,却只能在北窗下独自饮酒,面对病榻只能睡眠。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遗憾和无奈的情感,无法亲身参与那盛大的欢宴,只能独自在此感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听闻朋友在茶山欢宴的情景,充满了热闹、欢乐和美好的氛围。而诗人自己则因故无法参与,只能通过想象和自叹来感受那份欢乐,表达出一种深深的遗憾和无奈。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