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歌
老人今年七十七,家在黄山东之侧。
山距吾家百余里,梦寐常劳面未觌。
今年鼓勇扶筇往,彳亍危岑神惕惕。
步步跻攀绝援引,崖石刮耳壁摩鼻。
天生老骨不知疲,眼看松石步登陟。
堕崖坠壑都无谓,纵死兹山意亦得
山距吾家百余里,梦寐常劳面未觌。
今年鼓勇扶筇往,彳亍危岑神惕惕。
步步跻攀绝援引,崖石刮耳壁摩鼻。
天生老骨不知疲,眼看松石步登陟。
堕崖坠壑都无谓,纵死兹山意亦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这首诗名为《黄山歌》,描述了一位七十七岁的老人对黄山的向往和亲自攀登的体验。
首先,老人虽已七十七岁,但他的家就在黄山的东边,离黄山只有百余里的距离。尽管他常常梦见黄山,却从未有机会亲眼见到它的壮丽景色。这引发了老人的决心,今年他决定鼓起勇气,带着拐杖亲自去攀登黄山。
在攀登的过程中,老人走得非常慢,因为他要面对的危险和困难让他精神高度集中。他每一步的攀爬都需要极大的努力和勇气,因为必须抓住崖壁上的岩石,避免滑下去。有时崖石刮到他的耳朵,有时壁摩他的鼻子,但他并不在意。他的坚韧精神让他仿佛不知疲倦,眼中只有攀登的目标。
在诗中,老人描述了即使面临堕崖坠壑的危险,他也无所畏惧。他表达了一种即使在这座山死去,也心满意足的情感。这展现了他对黄山的热爱和执着,以及他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首诗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老人对黄山的深厚情感和攀登的决心。他的坚韧、勇敢和无畏精神,以及对自然的热爱,都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老人的视角,展示了人的毅力和勇气,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无论年龄大小,我们都应该像这位老人一样,有勇气追求自己的梦想,面对困难也不放弃。
汤复
明天启、清顺治(一六二一至一六六一)间木版画刻工。顺治二年(一六四五)萧云从绘离骚经图为其所刻。《中国版画研究重要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