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吴诗
逝旧邦兮遐征,将遥集兮东南。
心惙怛兮伤悴,忘菲菲兮升降。
欲乘策兮纵迈,疾吾俗兮作谗。
竞举枉兮措直,咸先佞兮唌唌。
固靡惭兮独建,冀异州兮尚贤。
聊逍遥兮遨嬉,缵仲尼兮周流。
傥云睹兮我悦,遂舍车兮即浮。
过季札兮延陵,求鲁连兮海隅。
虽不察兮光貌,幸神灵兮与休。
惟季春兮华阜,麦含英兮方秀。
哀茂时兮逾迈,悯芳香兮日臭。
悼吾心兮不获,长委结兮焉究。
口嚣嚣兮余讪,嗟恇恇兮谁留⑴。
心惙怛兮伤悴,忘菲菲兮升降。
欲乘策兮纵迈,疾吾俗兮作谗。
竞举枉兮措直,咸先佞兮唌唌。
固靡惭兮独建,冀异州兮尚贤。
聊逍遥兮遨嬉,缵仲尼兮周流。
傥云睹兮我悦,遂舍车兮即浮。
过季札兮延陵,求鲁连兮海隅。
虽不察兮光貌,幸神灵兮与休。
惟季春兮华阜,麦含英兮方秀。
哀茂时兮逾迈,悯芳香兮日臭。
悼吾心兮不获,长委结兮焉究。
口嚣嚣兮余讪,嗟恇恇兮谁留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适吴诗》表达了作者离开故土、远行他乡时复杂的心情,既有对现实的失望,也有对新环境的期待,还夹杂着对人生和理想的思考。
1. 离开故土的无奈与伤感 诗的开头,作者说自己要离开旧地,远赴东南(吴地)。他心里很难过,甚至有些恍惚(“心惙怛兮伤悴”),因为故乡的环境让他失望——那里的人喜欢搬弄是非、颠倒黑白(“竞举枉兮措直”),小人得势,正直的人反而被排挤。他觉得自己在那里格格不入,所以决定离开。
2. 寻求理想之地的希望 作者希望在新的地方(“异州”)能找到贤明的人,像孔子那样周游列国、传播理想(“缵仲尼兮周流”)。他路过季札(春秋时吴国贤人)的封地延陵,又想去寻找鲁仲连(战国时高士)的踪迹,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仰慕,也暗示自己渴望遇到志同道合的人。
3. 对时间流逝的焦虑 诗中提到春天万物繁茂(“季春兮华阜,麦含英兮方秀”),但作者却感到悲伤,因为美好的时光总会过去(“哀茂时兮逾迈”),就像花香终会消散(“悯芳香兮日臭”)。这反映了他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也隐含对自己理想难以实现的忧虑。
4. 孤独与坚持 最后,作者说自己虽然被人非议(“口嚣嚣兮余讪”),内心也有些迷茫(“嗟恇恇兮谁留”),但他依然选择坚持自己的道路,不愿随波逐流。这种孤独而坚定的态度,是整首诗最打动人心的部分。
总结: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对现实的不满、对理想的追寻,以及在漂泊中的孤独与坚持。它既有对社会的批判,也有对自我的反思,情感真挚,容易引起共鸣。
梁鸿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生卒年不详,约汉光武建武初年,至和帝永元末年间在世[1] 。少孤,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学毕,牧豕上林苑,误遗火延及他舍。鸿悉以豕偿舍主,不足,复为佣以偿。归乡里,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妻以女,鸿尽谢绝。娶同县孟女光,貌丑而贤,共入霸陵山中,荆钗布裙,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 。章帝(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改复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间。终于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