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 题陈都宪希冉双玉合藏卷
白杨风雨,算天涯、过了几番寒食。谁信客床胡蝶梦,竟做游魂羁魄。
杜宇难归,薤歌谁举,云渺稽山窟。攒封无主,土花凝满苍碧。
早是天道非亏,仁人有后,兰玉孙枝出。袍笏不施鳖石拜,来访苍梧荆棘。
剑合龙津,鹤归华表,重瘗兰亭墨。空山皎月,物华光射双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悲凉又充满希望的笔调,讲述了一个关于生死、传承与重生的故事。
上阕开篇用"白杨风雨"营造出萧瑟氛围,暗示时间流逝("几番寒食")。主人公客死他乡,像庄周梦蝶般恍惚,魂魄难归故里("杜宇难归")。稽山(绍兴会稽山)的云烟暗示死者与王羲之等名士同葬此地,但坟墓荒芜长满青苔,显得格外凄凉。
下阕笔锋一转,说天道终究公平,仁德之人会有后代继承遗志。"兰玉孙枝"比喻优秀的子孙,他们不穿官服来祭拜("袍笏不施"),而是直面荆棘丛生的墓地。接着用"剑合龙津"(晋代张华宝剑化龙典故)、"鹤归华表"(丁令威化鹤归乡典故)两个重生典故,暗喻精神永存。最后以"兰亭墨"呼应前文稽山,将死者与书圣王羲之相比拟,月光照耀下,陪葬的双璧(玉器)闪耀光芒,象征精神与艺术的不朽。
全词通过今昔对比,将个人命运放在历史长河中审视,死亡不是终点,精神会通过艺术传承(兰亭墨)和后代延续(兰玉孙枝)获得新生。月光下的双璧既是实物,也隐喻死者不朽的精神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