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犯 用白石韵

夕阳一抹。风帘静、清吟不尽萧索。钿车宝马,欢情转首,恨生清角。

伤春梦恶,断红沁、残阳影薄。甚悤悤、珠幡彩胜,障眼总尘漠。

休念开元日,尺五城南,蹋歌声乐。麝尘溅处,颤鸾龙、宝钗零落。

海样莺花,俊游事、铜驼记著。只疏梅、月底弄影未负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繁华逝去、只剩凄凉的人生画卷,像一部褪色的老电影,充满时光流逝的伤感。

上片用夕阳拉开序幕:风中的帘幕静止不动,诗人独自低吟,满眼都是萧条景象。曾经华丽的马车(钿车宝马)和欢乐时光转瞬即逝,只剩下清冷的号角声勾起遗憾。春天的美梦被惊醒,零落的花瓣在残阳中飘落,那些匆忙悬挂的彩旗装饰(珠幡彩胜),现在看来都蒙上了世俗的尘埃。

下片转入更深沉的怀旧:别再去想开元盛世的繁华了(唐朝鼎盛时期),那时城南的踏歌欢宴多么热闹。可如今,贵妇奔跑时扬起的香尘里(麝尘),颤抖的凤凰发钗(颤鸾龙)都已散落。像海洋般绚烂的青春往事(海样莺花),只有铜驼街还记得。唯有那株孤梅,依然在月光下守着约定,静静绽放自己的影子。

全词通过三个强烈对比: 1. 时间对比:用"转首"强调欢乐到凄凉的快速转变 2. 空间对比:从热闹的城南到冷清的月下梅影 3. 色彩对比:宝马彩旗的艳丽 vs 残阳疏梅的素淡

最动人的是结尾的孤梅,就像我们每个人心里那份不肯随波逐流的坚持,在世事变迁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姿态。这种"繁华看透,初心不改"的意境,正是这首词最打动人心的力量。

王鹏运

王鹏运(1849—1904)晚清官员、词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老人,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王鹏运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