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催雪
我欲问天天穹窿,岁卜其有於岁终。
胡然玄律欲遒尽,燠乎一岁融而冲。
冻肤未起玉楼粟,寒力尚怯珠槽红。
腊前三见瑞盈尺,九土斯农之望同。
沍寒虽以云布沪,合影尚欠农通胧。
梁园徒聚为赋客中,灞桥更误能诗翁。
倩谁剪下银潢水,六花人代天施工。
不必作威藉风伯,不必布势劳丰隆。
预占多稼满周亩,首验小麦连崆峒。
尝闻玉妃从者万,要看羽冲来仙宫。
未多刘子比西阆,抑陋卫人歌北风。
撑肠吐出冰雪句,清辉交映弥寒空。
列岑银铸增突兀,千林楮刻森玲珑。
瑶芝一望千万顷,不辨田上田中中。
忆昔腊霙点予须,至今皓首如飞蓬。
自怜老朽难用世,只堪把耒勤农功。
行天须见度有马,入地庶使潜无螽。
年丰常愿颂秋报,岂止击壤歌三农。
胡然玄律欲遒尽,燠乎一岁融而冲。
冻肤未起玉楼粟,寒力尚怯珠槽红。
腊前三见瑞盈尺,九土斯农之望同。
沍寒虽以云布沪,合影尚欠农通胧。
梁园徒聚为赋客中,灞桥更误能诗翁。
倩谁剪下银潢水,六花人代天施工。
不必作威藉风伯,不必布势劳丰隆。
预占多稼满周亩,首验小麦连崆峒。
尝闻玉妃从者万,要看羽冲来仙宫。
未多刘子比西阆,抑陋卫人歌北风。
撑肠吐出冰雪句,清辉交映弥寒空。
列岑银铸增突兀,千林楮刻森玲珑。
瑶芝一望千万顷,不辨田上田中中。
忆昔腊霙点予须,至今皓首如飞蓬。
自怜老朽难用世,只堪把耒勤农功。
行天须见度有马,入地庶使潜无螽。
年丰常愿颂秋报,岂止击壤歌三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和催雪》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农事诗,核心主题是农民对瑞雪的期盼。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通俗的语言,展现了冬天无雪的焦虑和对丰年的向往。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盼雪心切(开头到"九土斯农之望同") 诗人像唠家常一样说:我本想问问老天爷,明明年初占卜说年底会下雪,怎么都快过年了还不下?天气暖和得不像冬天,麦苗都冻不出霜花("玉楼粟"指霜花),酿酒的槽子也红彤彤的不够冷(暗示温度不够低)。农民们都眼巴巴等着那三尺厚的瑞雪呢。
2. 求雪不得的烦恼("沍寒虽以云布沪"到"抑陋卫人歌北风") 这里用了几个有趣的典故:梁园文人只会写雪赋却招不来真雪,灞桥诗翁也等不到灵感雪。诗人急得直说:谁能把银河剪下一段变成雪花?其实不用风神雷公帮忙("风伯""丰隆"是神话里的风神雷神),只要小麦能丰收就行。还调侃说:听说天上有万把个雪仙子("玉妃从者"),怎么也不派几个下来?
3. 想象雪景与务农心愿("撑肠吐出冰雪句"到最后) 诗人开始畅想下雪后的美景:树木像银雕的假山,田野像铺满瑶草。想起自己胡子都等白了("皓首如飞蓬"),虽然老了干不动农活,但还是盼着好年景。最后朴实地许愿:希望风调雨顺,害虫死光光,秋收时能和大家一起唱丰收歌。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把农民盼雪的心情写得活灵活现,像在听老农絮叨 - 用"剪银河""雪仙子"这种接地气的想象代替文绉绉的典故 - 结尾回归朴实,展现"老农民"的可爱形象 - 全篇透着对土地的深情,没有文人诗的矫揉造作
本质上是在说:老百姓不求风花雪月,只想要场实实在在的好雪保丰收。这种带着泥土味的诗意,比那些华丽辞藻堆砌的雪诗更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