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直白的语言道出了生死离别的无奈与自我安慰。
前两句用"哭"字做对比:别人哭我(去世)时我没有知觉,但我哭别人时却能真切感到悲伤——点明活着的人比逝去的人更痛苦。
后两句是自我开解:现在我为丈夫悲伤,他却无法回应我的哭泣。看似在说丈夫先走一步"占了便宜"(免去了丧偶之痛),实则用反话凸显寡妇的凄苦。这种苦中作乐的写法,比直接哭诉更让人心酸。
全诗像在唠家常,没有华丽辞藻,但把丧夫之痛写得入木三分。特别是用"便宜"这种日常词汇形容死亡,在朴素中透出看透生死的苍凉,展现出民间诗歌直击人心的力量。
薄少君
(公元1596年前后在世)字西真,太仓(今属江苏省)人。通诗书,能琴,又好梵筴,不食鱼腥。嫁秀才沈承。承字君烈,少负隽才,工诗赋,古文奇奥峭拔,森然有芒,于天启四年甲子(1624)孟冬病痢而弃。时少君妊七月,作诗百首哭之,阅百日而产一男。逾年,值承忌日,少君奠酒,一恸而绝。著有《嫠泣集》一卷,《明史艺文志》)盛传于世。其子为张溥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