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犯 赋水仙(一九二七年)
水拙两字,品题早已安排定。
更静。
正玉佩姗姗弄清影。
天寒翠袖薄,云卧衣裳冷。
诗圣。
佳句好,真堪为花诵。
荚蓉艳冶,著色终嫌重。
浑似梦。
月明中,烟水浩万顷。
莫是湘灵,晚妆对镜。
黄浅晕薄,粉寒香冻。
更静。
正玉佩姗姗弄清影。
天寒翠袖薄,云卧衣裳冷。
诗圣。
佳句好,真堪为花诵。
荚蓉艳冶,著色终嫌重。
浑似梦。
月明中,烟水浩万顷。
莫是湘灵,晚妆对镜。
黄浅晕薄,粉寒香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水仙花,但诗人没有直接描写它的外形,而是用了一系列巧妙的比喻和联想,把水仙花写得既清雅又神秘。
开头说"水拙两字"已经为水仙定下了基调——水代表它的清透,拙代表它的朴素。接着用"玉佩姗姗"形容水仙在月光下摇曳的姿态,就像仙女身上的玉佩轻轻晃动。又借用杜甫诗中"天寒翠袖薄"的意境,把水仙比作穿着单薄绿衣的佳人。
下半段通过对比突出水仙的独特:说芙蓉花虽然艳丽但太浓重,而水仙就像月光下烟波浩渺的梦境。最后把水仙想象成湘水女神(湘灵)在对着镜子晚妆,花瓣像是她脸上淡淡的胭脂,花香像是她身上清冷的香气。
全词最大的特点是虚实结合:实写水仙的形态,虚写神话传说;实写花的颜色香味,虚写仙女的妆容。通过这种写法,把普通的水仙花提升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既写出了水仙的清雅素净,又赋予它神秘仙气,展现了文人雅士对高洁品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