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公谣
壶公山中兴有馀,山人爱閒头不梳。
诗吟古人不道语,架插俗眼未见书。
有时乘兴写幽抱,老蚌迸出千斛珠。
雄才如此合廊庙,早归丘壑良可吁。
山人自言吾所好,不在佩玉金门趋。
曾闻世界常陷缺,唾壶击碎狂歌发。
倦卧南阳冈上云,醉呼采石矶头月。
阅残尘世同蜉蝣,剖破籓篱同胡越。
年踰耳顺筋力强,时向风前晞鹤发。
舍南舍北俱种花,客来剪韭还摘瓜。
开径杖分黄犊草,携尊时对白鸥沙。
鸥沙犊草自成趣,何用更觅仙人家。
诗吟古人不道语,架插俗眼未见书。
有时乘兴写幽抱,老蚌迸出千斛珠。
雄才如此合廊庙,早归丘壑良可吁。
山人自言吾所好,不在佩玉金门趋。
曾闻世界常陷缺,唾壶击碎狂歌发。
倦卧南阳冈上云,醉呼采石矶头月。
阅残尘世同蜉蝣,剖破籓篱同胡越。
年踰耳顺筋力强,时向风前晞鹤发。
舍南舍北俱种花,客来剪韭还摘瓜。
开径杖分黄犊草,携尊时对白鸥沙。
鸥沙犊草自成趣,何用更觅仙人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壶公山的山人生活,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他的超脱与自由。
诗的开头,作者用“壶公山中兴有馀”引发了对山人生活的想象。接下来,“山人爱闲头不梳”说明山人喜欢悠闲自在的生活,不拘于世俗的礼节。他喜欢吟诵古诗,阅读不常见的书籍,反映了他对文化与知识的热爱。
“有时乘兴写幽抱,老蚌迸出千斛珠”则形象地表现了山人的才华横溢,就像老蚌能生出珍贵的珍珠。这里用“千斛珠”形容他的作品蕴含深邃之思。
“雄才如此合廊庙,早归丘壑良可吁”表达了对山人才能的赞美,同时也暗示山人应该被重用,为朝廷效力。但最后一句“山人自言吾所好,不在佩玉金门趋”表明山人宁愿保持隐居的生活,追求内心的真实,不想为世俗所累。
接着,作者用“曾闻世界常陷缺,唾壶击碎狂歌发”来形容山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同时也表现了他洒脱的性格。山人似乎回到了南阳的南阳,或是醉酒时呼喊采石矶边的月光,反映出他游历于自然中的闲适。
“阅残尘世同蜉蝣,剖破藩篱同胡越”则强化了山人对尘世的超脱态度,仿佛看待人生就像看待蜉蝣一般短暂。他希望打破一切界限,达到世界的和谐。
最后两联描绘了山人真实的生活场景,他种花种菜,与自然为伴,生活简单而有情趣。他拄着杖走在田间,与白鸥共饮,享受着与自然的和谐。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不需要刻意寻找什么仙境,因为这种生活的乐趣已经足够。
整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美好,表达了对自由、自然和内心的追求,给人一种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