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表面看有些难懂,但核心在讲禅宗的顿悟体验。我们可以分两部分理解:
前两句"百宝光攒无儿顶,是大神咒最灵奇"说的是修行境界——当人达到某种开悟状态时,头顶会涌现智慧光芒(百宝光),这种体验比任何神奇咒语(大神咒)都更玄妙。这里用夸张的比喻说明禅悟的珍贵。
后两句更有趣:"揭谛波罗僧揭谛"是《心经》里的咒语,但突然接上"石人半夜失乌鸡"这种荒诞画面。这是在打破常规逻辑——石头人本不会动,却半夜丢了黑鸡。禅师用这种矛盾组合告诉我们:真正的开悟不是念经打坐,而是跳出思维定式,在看似不合理处见真谛。
全诗魅力在于用幽默打破严肃:神圣的佛咒和丢鸡的闹剧并列,恰恰暗示禅宗"平常心是道"的理念——最高深的智慧,可能就藏在最日常的荒谬中。就像我们突然想通某个难题,往往不是在苦思时,而是在洗澡或走神瞬间获得的灵感。
释明辩
释明辩(一○八五~一一五七),号正堂,俗姓俞,湖州(今属浙江)人。年十九事报本蕴禅师,圆颅受具。后谒径山妙湛慧禅师等名宿,晚依清远。住湖汌道场寺。为南岳下十五世,龙门清远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九年卒,年七十三。《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六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