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吉林庄联》用简单的画面勾勒出一幅幽静的山庄景致,读起来像在欣赏一幅水墨画。
上联"红阑曲曲路三折"说的是:朱红色的栏杆沿着蜿蜒的小路曲折延伸,拐了好几道弯。这里用"红阑"的亮色和"曲曲""三折"的线条感,让人仿佛看到一条藏在绿荫中的精致小路,充满园林设计的趣味性。
下联"苍石亭亭山四围"描绘的是:青灰色的山石挺拔矗立,环绕着整座山庄。苍石与红阑形成颜色对比,"亭亭"二字写出山石的峻峭姿态,"四围"则让人感受到被群山环抱的安全感。
全联仅14个字,却通过红栏杆、弯小路、青山石、环山峰这四个具体意象,构建出一个与世隔绝的幽静天地。最妙的是通过"曲曲"和"亭亭"的叠词运用,让静止的景物有了生动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这种用简约笔法营造深远意境的技巧,正是中国传统楹联的独特魅力。
陈澧
陈澧(1810-1882)清代著名学者。字兰甫、兰浦,号东塾,出生于广州木排头,世称东塾先生,广东番禺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六应会试不中。先后受聘为学海堂学长、菊坡精舍山长。于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骈文、填词、书法,无不研习,著述达120余种,著有《东塾读书记》、《汉儒通义》、《声律通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