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李端

三年翦拂感知音,
哭向青山永夜心。
竹在晓烟孤凤去,
剑荒秋水一龙沉。
新坟日落松声小,
旧色春残草色深。
不及此时亲执绋,
石门遥想泪沾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表达诗人对逝去朋友李端的深切哀思。下面我们用现代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1. 开头两句:“三年翦拂感知音,哭向青山永夜心。” - 这两句说,诗人已经三年没有听到李端的声音了,而现在在深夜中对着青山哭泣,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悲伤。

2. 中间四句:“竹在晓烟孤凤去,剑荒秋水一龙沉。” - 这四句用“竹”、“凤”、“剑”、“龙”这些意象,来比喻李端。诗人想象李端就像孤凤飞走,宝剑沉入秋水,形象地表达了对朋友逝去的哀痛。

3. 接下来两句:“新坟日落松声小,旧色春残草色深。” - 这两句描述了李端的坟墓,日落时分,松树的声音很轻,春天的色彩已经残破,草色变得深沉,这些景象都增强了诗人内心的悲伤。

4. 最后两句:“不及此时亲执绋,石门遥想泪沾襟。” -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无法亲自去送别朋友,只能在心中遥想,泪水打湿了衣襟。这里流露出深深的遗憾和哀伤。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具体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朋友的深切怀念和无限哀思。它用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痛。

周朴

周朴(?—878),字见素,一作太朴,福州长乐人。【《全唐诗》作吴兴(今湖州)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年不详,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工于诗,无功名之念,隐居嵩山,寄食寺庙中当居士,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与诗僧贯休、方干、李频为诗友。周朴,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