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美好场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人描绘了春天的美景:阳光明媚,美景尽收眼底,美酒盈满酒杯,与朋友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时光,真是难得的欢聚。但这样的美好时光总是短暂的,诗人感叹“难得同观易见分”,意思是说,这样的美好时光很容易就过去了。
接着,诗人转而描绘秋天的景象:秋天的凉意如同冷水一般,让人感到寒意袭人。而远处的山峰,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淡然如云,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然后,诗人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月光下,清歌悠扬,仿佛月光在屋檐上轻轻转动。而梦中的钟声,又让人从梦中惊醒,枕上似乎还能听到那悠扬的钟声。
最后,诗人以“玄鸟欲归黄鸟断,诗哦伐木正思君”作结。这里的“玄鸟”和“黄鸟”是两种鸟,它们分别代表着诗人自己和朋友。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归去的心情,而朋友却还在远方,这让诗人倍感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色,以及夜晚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中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离别之苦的感慨,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
刘秉忠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