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箫 赠吹箫东原赵生
千古虞韶,凤凰飞去,太平雅曲谁传。有碧琼霜管,犹似当年。妙处风流几许,待试问、天外飞仙。西州客,心边赚得,一味春偏。清秋画栏高倚,屏金缕红牙,羯鼓湘弦。倩玉觞唤起,悲壮清圆。袅袅余音未了,正夜静、月上寒天。青灯外,有人无语凄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音乐高手赵生吹箫的场景,但背后藏着深深的孤独与失落。
上片用"凤凰飞去"的典故开篇,说古代最美好的音乐已经失传了,现在只有赵生手里的碧玉箫还保留着当年的神韵。这里其实在说:真正的知音太难找了,就像凤凰一样飞走了。作者想问问天上的神仙,但最后只能自嘲地承认,自己这个外地来的听众(西州客),其实并不能完全听懂音乐里的深意。
下片转到具体的演奏场景。在清秋夜晚的高楼上,各种华美乐器(金缕红牙、羯鼓湘弦)都备好了,但真正打动人心的还是赵生的箫声。这箫声能把人从酒宴中唤醒,带着既悲壮又清亮的独特韵味。当夜深人静、月亮升起时,箫声还在空中飘荡。而灯火之外,有个听箫的人(可能就是作者自己)默默站着,心里充满说不出的伤感。
全词最妙的是这种对比:表面上在夸音乐多么美妙,实际上在写"知音难觅"的寂寞。赵生的箫声再好,也找不回传说中的凤凰之音;听众再感动,也无法完全理解音乐的全部深意。最后那个"无语凄然"的听者形象,正是我们每个人面对美好却短暂的事物时,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心情。
刘敏中
刘敏中(1243~1318) 元代文学家,字端甫,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人。自幼卓异不凡,曾任中书掾、兵部主事、监察御史等职,因弹劾秉政的桑哥,辞职归乡。后又入为御史、御史都事、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洒、翰林学士承旨等,还曾宣抚辽东山北,拜河南行省参政等。刘敏中一生为官清正,以时事为忧。敢于对贵□横暴绳之以法,并上疏指陈时弊。仕世祖、成宗、武宗三朝,多为监察官,受到皇帝的嘉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