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

君家两杏闹春色,浓淡胭脂染不齐。
试唤赵昌来貌取,若边好着白鹇栖。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杏花盛开的生动画面,语言通俗却充满诗意。

前两句"君家两杏闹春色,浓淡胭脂染不齐"用拟人手法写杏花:你家的两株杏树正热闹地绽放,像打翻了胭脂盒,有的深红有的浅红,颜色浓淡不一。"闹"字特别传神,让杏花仿佛有了生命,在枝头嬉戏打闹。

后两句"试唤赵昌来貌取,若边好着白鹇栖"更有趣味:诗人开玩笑说应该请画家赵昌来把这美景画下来,还要在画里添几只白鹇鸟才更完美。这里透露出两个信息:一是杏花太美,值得请名家作画;二是诗人觉得画面还不够丰富,需要加点活物。

全诗妙在: 1. 用"闹"字写活了静态的杏花 2. 用胭脂比喻花色,既形象又雅致 3. 最后突发奇想请画家作画,使诗意更丰满 4. 语言浅显却意境优美,就像用白话描绘的水墨画

诗人没有直接说杏花多美,而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有趣的联想,让读者自己感受到这份春日的生机与美好。

滕岑

滕岑(一一三七~一二二四),字元秀,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有诗集,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滕岑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