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坐月示草衣二首 其二

忽念朱居士,耽吟夜撚髭。篆烟萦画障,漏水咽铜蠡。

蠹木虫何苦,钻窗蜂太痴。何当一樽酒,斟酌月明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描述夜晚独自坐在月光下时的感慨诗。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氛围,同时又带着孤独和寂寞的情绪。让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忽念朱居士,耽吟夜撚髭。” 诗人突然想起了名叫朱居士的人,他在夜晚一边作诗一边抚摸胡子。这里展现出一种文化人的形象,喜欢夜晚安静时作诗吟咏。

2. “篆烟萦画障,漏水咽铜蠡。” 诗人周围的室内环境是宁静的,篆烟在室内缭绕,如同画中的屏障一般。而漏水的铜壶滴滴答答,好像正在艰难地咽下最后一滴水。这两句形象地描绘出夜晚的寂静和深沉。

3. “蠹木虫何苦,钻窗蜂太痴。” 被蠹蚀的树木里的虫子,为何还要苦苦努力?蜜蜂因为什么执着地钻入窗户?诗人以这两个事物自比,可能感到自己就像这些虫子一样,虽然努力却徒劳无功,也可能感到自己像蜜蜂一样执着于某种追求或情感。

4. “何当一樽酒,斟酌月明时。” 如果能有一杯美酒在手,在明亮的月光下细细品味就好了。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解脱、放松的渴望,希望借酒消愁,享受月光下的宁静时刻。同时,“斟酌”也有品味、思考的含义,暗示着诗人希望在饮酒之余也能思考人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孤独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淡泊和寂寞情绪。通过描述环境和身边的事物,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某种执着追求的反思和对解脱、宁静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深沉和思索。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