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塞子 其一

万里飘零南越,山引泪,酒催愁。
不见凤楼龙阙,又经秋。
九日江亭閒望,蛮树远,瘴烟浮。
肠断红蕉花晚,水西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描写乡愁和离愁的诗词。下面我会用通俗的语言为你分析:

首先,从标题《沙塞子 其一》可以看出,这是词的第一首。内容上,“万里飘零南越”,描述了词人远离家乡,漂泊在远方的情境。“南越”说明他漂泊的地方是在南方。漂泊的感觉让他感到孤独和无助,这是他感到悲伤和思乡的原因之一。

接着,“山引泪,酒催愁”,山激发了他的泪水,酒却加深了他的忧愁。这里可以看出词人的情感非常沉重,他在异乡面对山水时,不禁感到悲伤和思乡。

然后,“不见凤楼龙阙”,凤楼龙阙通常用来指代富丽堂皇的皇宫或者豪华的建筑,这里可能是词人回忆家乡的美景或者美好的记忆。但他在异乡无法看到这些,更加深了他的思乡之情。

再往下,“又经秋”表示又是一年秋天来临,秋天常常引发人们的思乡之情,因为气候和景色变化都会让人产生怀旧和哀愁的情绪。

接下来的“九日江亭閒望,蛮树远,瘴烟浮”,描述了词人在江边的亭子眺望远方,看到异乡的树木和瘴气缭绕的景象。这种异乡景色再次引发了他的思乡之情。

最后,“肠断红蕉花晚,水西流”,这里的“红蕉”是一种植物,花开时非常美丽。但晚上花会凋谢,就像词人的心情一样。而“水西流”可能暗示着词人的家乡在水的上游,他望着下游的流水,更加思念家乡。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达到了极点。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描绘了词人在异乡漂泊、思念家乡的情境。他面对山水、树木、瘴烟等异乡景色时,不禁感到孤独和无助,深深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