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飞·九日,依梦窗韵

乱云孤绪。西风外、吴天无恙烟树。去年佳节罢传杯,鼓角声中雨。

怅一霎、华年过羽。沧桑容易悲今古。看遍插茱萸,老至怯登临,载酒且寻蛮素。

休念雉尾云寒,鲸鳞月冷,杜陵秋兴愁赋。雁啼偏爱近歌前,泪掩铜仙语。

尽手折、衰杨怨缕。荒江寂寞玉龙去。问几时成归计,细菊香醪,故山高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重阳节(九日)时,诗人触景生情的愁绪。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1. 孤独的秋景 开篇用"乱云""西风""烟树"勾勒出萧瑟的秋日画面。诗人像片孤独的云,看着熟悉的江南(吴天)风景,想起去年重阳节还在喝酒听雨,转眼一年就飞逝如箭。这里用"华年过羽"(青春像鸟羽掠过)的比喻,生动表达时光飞逝的无奈。

2. 衰老的感慨 提到重阳节插茱萸的传统习俗时,诗人突然感叹自己老了,连登高都提不起劲,只想借酒消愁。"蛮素"指酒杯,这个细节很有意思——与其勉强登高,不如痛快喝酒,展现了一种颓唐又真实的中年心态。

3. 深沉的乡愁 后半段用"雉尾云""鲸鳞月"等华丽意象,暗指自己像杜甫(杜陵)一样漂泊在外。听到雁啼想哭,折下枯柳枝(衰杨怨缕),望着荒凉的江水,都在强化孤独感。最后三句是点睛之笔:什么时候能回到故乡(故山),喝着菊花酒(细菊香醪)呢?把思乡之情落在具体的生活画面上,格外动人。

全词妙在将传统重阳意象(茱萸、登高、菊花)与个人生命体验结合,既有"天凉好个秋"的苍茫,又有"我想回家"的质朴情感,古今读者都能产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