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亭

双履翩翩,金屋绣慵,宝繶脂香犹凝。
深殿梵烟,丈室星移,寥落雨花春暝。
换劫珠璎,终未称,禅天钟磬。
端应。
伴斜谷云楼,散关妆镜。
闻道开国滇南,有堂上三千,响廊双迎(去声。)。
龙荒玉版,凤蠹金縢,依稀故王周正⑴。
绿鬓雄风,甚一例、只檀消领⑵。
眉影。
更杂事秋山谁咏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燕山亭》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时空跳跃的写法,展现了一段繁华落尽后的历史沧桑感。

上阕以"双履翩翩"开篇,用金屋、脂香等奢华意象描写昔日宫廷的富贵生活,但"梵烟""寥落"等词很快转向衰败氛围。最妙的是"换劫珠璎"这个比喻,把珠宝首饰说成是历经劫难的见证,暗示荣华富贵终成泡影。最后用"斜谷云楼"的缥缈景象,把这段历史写得如梦似幻。

下阕转入对滇南故国的追忆。"堂上三千"展现当年盛况,"龙荒玉版"等词却暗示珍贵典籍已遭虫蛀,暗喻王朝衰败。"绿鬓雄风"与"檀消领"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英雄老去的无奈。结尾的"眉影"与"秋山"两个意象,把个人愁绪融入苍茫山水,余韵悠长。

全词最动人的是那种"眼看高楼起,眼看楼塌了"的历史苍凉感。作者不直接说哀伤,而是通过珠宝蒙尘、典籍虫蛀、英雄白发这些具体意象,让读者自己感受时光的无情。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比直抒胸臆更有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