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药大布山诗

我本北山北,缘涧彩山麻。九茎日反照,三叶长生花。

可用蠲忧疾,聊持驻景斜。景斜不可驻,年来果如驱。

安得昆仑山,偃蹇三珠树。三珠始结荄,绛叶凌朱台。

玉壶白凤肺,金鼎青龙胎。韩众及王子,何世无仙才。

安期傥欲顾,相见在蓬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采药人追寻仙药、渴望长生的奇幻旅程,充满道家求仙的浪漫想象。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年来果如驱"): 采药人自称来自北山深处,沿着溪涧采摘山麻。他发现了神奇的仙草——九茎草在夕阳下发光,三叶花传说能让人长生不老。这些药草本可消除忧愁、延缓衰老,但诗人发现斜阳终究留不住,时光像被驱赶一样飞快流逝。这里用"采药"暗喻对长生不老的追求,而"景斜不可驻"道出了人力难敌自然规律的无奈。

第二部分("安得昆仑山"到"金鼎青龙胎"): 诗人幻想找到昆仑仙山上的三珠神树,描写树从发芽到开花的神奇过程:绛红色的叶子生长在朱红仙台上,树上的露水像玉壶里的白凤肺,树根像金鼎中孕育的青龙。这部分用"三珠树"这个道教仙树意象,搭配"玉壶""金鼎"等炼丹器具,构建出一个金光璀璨的神仙世界,反映出古人对长生丹药的极致想象。

第三部分(最后六句): 诗人提到两位仙人韩众和王子乔,感叹每个时代都有修仙之人。最后发出邀请:如果仙人安期生愿意回头看一眼,我们就在蓬莱仙境相见吧!这里用历史上有名的修仙者举例,把个人求仙的愿望升华为人类永恒的追求,而"蓬莱"的开放式结尾让整首诗停留在飘渺的仙境幻想中。

全诗特色: 1. 用采药日常引出修仙主题,现实与幻想交织 2. 大量使用"九茎""三珠""白凤""青龙"等道教色彩浓烈的意象 3. 通过"斜阳-仙山-蓬莱"的时空转换,展现从尘世到仙境的升华 4. 结尾的"傥欲顾"(假如愿意)保留仙凡距离,体现求而不得的怅然

这首诗生动展现了古人面对生命短暂的焦虑,以及通过修仙幻想获得解脱的心理。那些金光闪闪的仙家器物和缥缈仙境,本质上都是对永恒生命的诗意寄托。

吴均

吴均(469年—520年) ,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