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四

行苇之微犹勿践。
宁惟血气无身剪。
圣人之心微而显。
千里之应出言善。
况遂豚鱼革前典。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统治者应该以仁德之心对待万物,哪怕是最微小的生命也要爱护。全诗用简单易懂的比喻传递深刻的治国理念。

前两句用"行苇"(路边的芦苇)作比喻:有德行的人连踩踏小草都会不忍心,更何况是伤害有血有肉的生物呢?这里强调真正的仁慈应该普及万物。

中间两句说圣人的心思看似细微,却能产生深远影响。一句善意的话,能传播千里之外。这就像现在说的"正能量会传染",好的言行能产生连锁反应。

最后一句最有趣:连小猪小鱼都能被感化改变,这超越了古代典籍的记载。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最高境界的仁政连动物都能感受到,夸张地表现了仁德的强大感染力。

全诗核心思想是:真正的领导力不在于武力,而在于用仁爱之心对待一切生命。这种善意会产生远超想象的积极影响,甚至能改变整个社会的风气。就像扔进池塘的一颗小石子,激起的涟漪会扩散到很远很远。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