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其二十八

不闻幽艳接江蓠(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一句,但通过巧妙的意象组合传递出丰富的意境。

"不闻幽艳接江蓠"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江边的蓠草(一种水边植物)静静生长,却无人欣赏它幽静而美丽的风姿。诗人用"不闻"二字暗示这种美是被忽视的、寂寞的,就像一位隐士独自绽放却不为人知。

"幽艳"这个词用得特别妙,把植物拟人化了——既写出蓠草清幽的特质,又赋予它艳丽的色彩,形成一种含蓄而动人的美感。而"接"字让画面流动起来,仿佛看到成片的蓠草沿着江岸绵延不绝。

整句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最简练的笔触勾勒出江边植物的风韵,同时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知,以及对于美好事物被忽视的淡淡惋惜。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孤芳自赏的意境。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