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晟侍者

秋风处处飘黄叶,正坐蒲团缝坏衲。
道人别我去游方,三度问渠渠不答。
试看如今是甚时,千钧祖道悬于丝。
师求弟子固未暇,可有弟子求其师。
君不见投针彻底惊龙猛,酣醉在床犹未醒。
拈得山僧兔角杖,他年卓在孤峰上。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送晟侍者》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诗歌,下面我将尽量用通俗的语言为您分析:

1. 秋风、黄叶与蒲团: 诗歌开头描述的是秋天的景色。秋风四起,树叶纷纷变黄并落下。而“正坐蒲团缝坏衲”则展现了一个僧人在修补他的僧衣的场景。蒲团和缝补的僧衣暗示了禅修和日常劳作,也体现了僧人的朴素生活。

2. 道人离别与游方: “道人别我去游方”描绘了道人或僧侣离别的情景。而“三度问渠渠不答”则展现了对方的专注和沉默,可能是在修行中达到了某种忘我境界,对外界的事物不再过分关注。

3. 时间的变迁与责任: “试看如今是甚时,千钧祖道悬于丝”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对于传承的责任。如同千钧重的祖传道理悬于一丝,传承的任务既重大又脆弱,需要谨慎对待。

4. 师与弟子的关系: “师求弟子固未暇,可有弟子求其师”这两句揭示了师生关系的双向性。通常,老师寻求教导弟子,但这里提到老师忙于其他事务,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教导弟子。反过来,弟子也可能主动寻求老师的教诲,表达了师徒间相互尊重和学习的情况。

5. 最后的祝福与期待: 最后几句描述了晟侍者未来可能的成就。“投针彻底惊龙猛”可能暗示他在修行上的精进和突破。“拈得山僧兔角杖,他年卓在孤峰上”则表达了对晟侍者未来成为一位卓越僧侣的期待和祝福。他可能会手持杖子,站在孤峰上,成为一个受人尊敬和敬仰的人物。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僧侣的日常生活、师徒间的关系以及对于未来的期待和祝福。它富有哲理,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修行者的生活和心境,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