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 其一

遥钟促漏难成寝。
残月疏灯寒凛凛。
镜添华发似愁潘,带减腰肢如病沈。
玉箫尘琐无心品。
故国经年书断锦。
欲寻石上一柯棋,共醉山中千日饮。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失眠的夜晚,诗人内心充满孤独与思念。

开头两句用钟声、漏壶(古代计时器)、残月、孤灯等意象,营造出寒冷漫长的夜晚氛围。睡不着的人听着遥远的钟声和急促的滴水声,看着将尽的月光和昏暗的油灯,感觉格外寒冷孤寂。

三四句用两个典故自比:像西晋潘岳一样因忧愁而白发增多,像南朝沈约一样因病消瘦到腰带都松了。这是用夸张手法表现自己的憔悴,暗示长期被忧愁困扰。

五六句写生活状态的改变:连曾经喜爱的玉箫都落满灰尘无心吹奏,故乡的来信也多年未至。这两句通过具体物件,展现诗人对生活失去热情、与故乡断绝联系的孤寂处境。

最后两句突发奇想:想要去寻找仙人留下的棋局,和友人一醉千日。这个浪漫的想象其实反衬出现实的苦闷——现实中找不到知己,只能幻想通过醉酒和仙游来逃避。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深夜独处时,时间被无限拉长的孤独感。诗人用"一局棋/千日醉"这样夸张的想象,把普通人都有过的"好想大醉一场忘掉烦恼"的心理写得既真实又富有诗意。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