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草书势答董思白宗伯
应龙游卿云,首尾不一见。纵横驭六气,出入乘万变。
天门俨威神,朱衣缨琼弁。草木待甲坼,鳞羽自联串。
鬼神任屈信,帝王迭兴禅。神潜道斯升,时亢理必贱。
胜境了莫追,过地岂再践。永言体诸身,可以谢善卷。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草书艺术为引子,用充满想象力的画面探讨了"变化"与"永恒"的哲理。我们可以分三个层次来理解:
1. 草书如龙的神奇姿态 前八句像在描述一幅动态的草书作品:像神龙在云中穿行,首尾难辨,驾驭着天地气息(六气)。用"天门威神穿朱衣""草木发芽鸟兽成串"这些具象比喻,展现草书既有威严又充满生命力的特点。
2. 万物变化的深层规律 中间六句揭示更深的思考:像鬼神活动、王朝更替一样,万事万物都遵循"盛极必衰"的规律——当一种事物发展到顶峰(时亢),其内在价值(理)反而可能被轻视。这种变化就像走过的路无法重走,见过的美景难以再现。
3. 回归本心的智慧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真正重要的是把这种对变化规律的认识融入自身修养(体诸身),达到像古代隐士善卷那样超脱的境界。暗示艺术和人生的真谛,在于理解变化的同时保持内心的恒定。
全诗妙在将草书的流动美与宇宙规律相通,用"龙游云间""草木生长"等鲜活比喻,把深刻的哲学思考变得生动可感。最后落脚到个人修养,传递出"在变幻世界中守住本心"的智慧。